2019-03-26 11:11:02 来源:大河报
《诗经·郑风》里的浪漫爱情发生在这里,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伟大诗人出生在这里,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矗立在这里……
这里,就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郑州。
北临黄河、西依嵩山的郑州,早在3600多年前,就是商王朝的都城,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穿越历史的长河,那些至今闪耀的古都重宝,是先民留给今人的珍贵遗产,是郑州这座古都3600多年建城史的见证。
“古都重宝耀中华”大型系列活动自3月23日启动以来,备受文博界关注,并激发了公众的参与热情。郑州的文博专家、文化学者纷纷发声,推荐郑州的“古都重宝”。
郑州有可移动文物近15万件
郑州的文物家底有多厚?郑州市文物局向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2016年10月郑州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显示,全市现有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19家,可移动文物总量147365件(套),其中一级品148件(套)、二级品1140件(套)、三级品24549件(套)。
据介绍,郑州可移动文物资源总量较为丰富,门类比较齐全。各类藏品中,以钱币、陶器、瓷器、青铜器、石器、石刻、砖瓦、雕塑造像、牙骨角器、书法绘画、档案文书、文件宣传品的数量为多。
“古都郑州的文物,最突出的亮点时期是夏商,出土的一系列青铜器类型丰富,价值非常高。人们熟知的莲鹤方壶、杜岭方鼎等便是代表。”郑州古都学会会长、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民服说。
郑州市文物局副局长胡鹏介绍说,郑州博物馆、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郑市博物馆、登封市文物局等单位收藏的青铜器,从时代上看,早至夏商晚迄明清;从类别上看,基本涵盖了我国青铜器的各个品类。这其中,郑州商城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郑州洼刘遗址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郑韩故城出土的春秋郑国青铜礼器、编钟,韩国兵器等,在青铜器发展史上都具有典型意义。
对于郑州“古都重宝”的评选工作,胡鹏表示,根据活动安排,由四大古都文物管理部门组织当地专家遴选出能代表该古都的国宝重器候选名单,目前,郑州正在积极组织确定专家组成员,为确保学术的严谨性和参与的广泛性,将涵盖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考古研究机构、知名考古学家等。专家组名单确定后,将尽快推动初选工作。
用重宝讲古都历史是一次创新
“‘古都重宝耀中华’这个活动好,应该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大众化的传播方式,更好地宣传郑州古都文化。”张民服教授点赞道。
他说,郑州有3600多年建城史,但现在还没有对郑州城市发展史进行过完整系统的梳理,而通过对“古都重宝”的评选,每一件代表性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推介,都是一次让大众深入认知郑州城市历史的机会。尤其是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和学术界研究的最新文明成果,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广大群众和青少年知晓。
“四大古都各有特色,比如郑州的商文化、洛阳的隋唐文化、安阳的古文字、开封的宋文化,这次共同参与的评选,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明不同侧面的辉煌灿烂,特别好。”张民服说。
在八大古都之中,郑州作为商朝的都城,由于历史太过悠久,很多地上遗存没有保存下来。虽然在考古学者眼中,郑州历史的厚重有目共睹,然而对依赖“眼见为实”的普通人来说,总感觉古都味道不够浓郁。
“这是一次创新。”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馆长胡继忠表示,郑州的历史遗存多是遗址,埋在地下,很多情况下难以触摸,而“古都重宝耀中华”这个活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颖形式,通过文物重器这个载体,宣传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让公众认知中华文明。
作家、文化学者赵富海多年来致力于郑州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古都重宝耀中华”系列活动让他眼前一亮,“用国宝重器来讲郑州这个古都的辉煌历史,是很好的形式,可以让大家既直观又深入地了解郑州的悠久历史,同时也可以增强城市的亲和力和家园的自豪感”。
我眼中的郑州“古都重宝”
杜岭方鼎
商代早期的青铜器,共两件,一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是其“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作家、文化学者赵富海:说到郑州,不能放过的一件文物就是杜岭方鼎,是目前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这个鼎不只是早商的一件青铜重器,更是于人类的青铜时代所创造的第一座青铜文明纪念碑,是郑州的文化符号与胎记。
青釉瓷尊
以高岭土做胎,胎骨为黄灰色,表面涂有釉料,经过12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烧制而成。青釉瓷尊的出土,将我国开始烧制瓷器的时间提前了1000多年。现收藏于郑州博物馆。
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馆长李宝宗:中原地区出土的商代早期的瓷尊代表当时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在当时是比青铜器还要珍贵的东西。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的文化特色,鼎和瓷尊代表商代最高的生产水平,是当时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彩陶双连壶
郑州市大河村出土。红陶黑彩,表面布满平行线条图案,两壶并连,腹部相连处有一圆孔相通,壶的两侧各附一耳,壶上的彩绘线条流畅,风格独特。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馆长胡继忠:从造型、色彩等来看,彩陶双连壶堪称彩陶艺术的瑰宝。双连壶双腹相连,成双成对,或许是氏族结盟或举行重大庆祝活动时氏族首领、长者对饮的酒具,被认为是和平、友好、相敬、相亲的象征。
白衣彩陶盆
该彩陶盆上腹微鼓,下腹急收,内壁和上腹部均施白衣,内部口沿和外腹部绘有纹饰。现藏于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馆长胡继忠:这件白衣彩陶盆是2014年大河村遗址出土的,公众的认知度还不高,但文物价值非常高。
口沿处,绘有红彩、白彩、黑彩等组成的八组相同图案;腹部饰以月亮纹、三角纹、圆点纹、直线纹、弧线纹等四组相同图案,对称又等分。口沿下部有两对钻孔,分布于两道裂痕两侧,孔有穿过的痕迹,应当为修复器物而钻凿,说明当时已出现“锔”的修复工艺。
白衣彩陶盆上图案对称的美学概念以及锔补工艺的使用,足以说明大河先民审美及工艺的发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