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2 11:15:10 来源:大河网
投资20多万,河南俩农民玩出了新花样,他们要自建“民俗博物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留住记忆和乡愁。3月10日,大河网记者采访了其中的一位合伙人王建发。
铡过草的请举手
他们的“民俗博物馆”位于鹤壁市淇县西岗镇西岗村,在西岗镇第一初级中学东侧北300米。走进“民俗博物馆”,里面陈列了不少农耕工具,这是属于上个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记忆。王建发介绍,他们收藏的老物件主要包括4大类——服饰、木版年画、乐器和农耕工具,已经收集了近8万件,前期陈列出来的有6000多件。
曾经的木工工具
“我们的民俗馆还在建设中,前期有500平方米,后期准备增加至3500平方米,预计将收藏8万件老物件。”王建发说,他是安阳市滑县王庄乡前王庄村人,年轻时就喜欢搞收藏,他和西岗村的王跃军一拍即合,两人要给农民建一个民俗博物馆,欢迎各地的朋友来参观。
这些工具你还记得吗
“现在的农民富了,有了闲钱,在精神方面也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这些老物件慢慢就消失了,我们就想着搞个收藏,放到这儿陈列出来,展示给我们的后代子孙,共同留住乡音,留住记忆,留住乡愁。”王建发说。
小人书曾是几代人的记忆
知道这是干啥用的吗?
据了解,王建发从16岁开始搞收藏,多次向省市级博物馆捐献“老物件”,捐献证书甚多。
王建发多次向省市级博物馆捐献“老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