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郑州科技创新怎么做?这些研究院被列为建设重点

2019-02-22 11:00:02    来源:大河网

全省首个新型产业用地试点成功落地;

大数据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入驻中原科创谷;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件、增长2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

2月21日下午,郑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省人民会堂召开,郑州市人民政府市长王新伟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晒出了2018年郑州市在科技创新方面获得的以上进展。

2019年又有哪些科研项目被列为建设重点?人才又能获得哪些利好政策?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丨引进培育一批行业隐形冠军企业,培育500家高新技术企业

据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8年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分别达到1329家、4283家,增长55%、32.7%;大力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吸引21万余名青年人才来郑就业创业,办理人才落户近5万人;成功承办首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签约项目111个,引进高层次人才293人。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积极推动协作创新,实施通信技术、超级电容等十大科技专项,8项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创历史新高。

其中,旭飞光电参与研发的光电显示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结束了我国玻璃基板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中铁装备公司研发的异形全断面掘进机获二等奖,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盾构及掘进技术实验室被科技部评为全省唯一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标准建设中科院计算所郑州分所、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同济大学中原环保产业研究院、固高郑州智慧产业研究院;

关于2019年相关工作部署,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积极引进培育一批行业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力争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0家;持续推进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加速布局市级创新平台;引进建立新型研发机构10家以上,积极打造国际人才新高地,大力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出台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加快推进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力争引进领军人才和高层次紧缺人才200名。

丨全力支持自创区发展,组织50个科技创新重大专项

2019年,创新驱动仍然是郑州市的发展关键词。

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创业中心,从三个维度构建创新驱动的良好生态。

积极打造中原科创谷、郑东新区科学谷、郑开双创走廊。

一是全力支持自创区发展,谋划建设自创区展示中心,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要素市场和产权市场法治建设。研究建立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引进培育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加快推进国家超算中心、中科院过程所郑州分所等项目建设。

三是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等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此外,组织实施盾构、燃料电池客车等50个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并办好中国·郑州北斗应用大会、独角兽企业峰会、新兴产业大会、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等活动。

丨推进6个国防技术攻关,加快建设三大军民融合基地

2016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军民融合随后进入政策红利密集期。

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在2019年工作安排部分,亦提出扎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全力推进6个国防科技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快开发和实施一批军民两用技术产品。依托新材料、精密机械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等军民融合重点领域,有效引导“民参军” “军转民”。

河南郑州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基地(荥阳)、河南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巩义)、北斗产业园(高新区)。

加强与省内外央属军工单位对接,加快引进综合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军民融合型企业。加快建设

丨打造“双创”升级版,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双创综合体

双创浪潮早已席卷全国成燎原之态,其中郑州市2018年创新创业载体达211家,孵化载体面积突破85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团队)近万家,孵化水平居全国13位。技术合同交易额82.3亿元,增长136.8%,全省占比54.9%。

报告提出,2019年强力打造“双创”升级版。

具体措施为,健全完善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探索实施顶尖人才“全权负责制”,落实科研人员发明成果转化创业、科技成果收益分配、股权期权激励等政策,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双向交流,培养一批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的科研人才团队。

高质量建设各级各类双创示范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园等,支持社会力量多元建设创新创业综合体;着力打造“郑创汇”“强网杯”等创新创业大赛品牌。2019年力争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

关键词: 郑州 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