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市的乡村情怀——乡村振兴新密行

2018-09-06 11:08:48    来源:河南日报

新密市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全国工业百强县(市)。近年来,新密市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统筹城乡规划、产业、生态、生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各项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飞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工业强市乡村振兴之路。

生态扶贫的新密探索

尖山也称伏羲山,最高海拔1108.5米,平均森林覆盖率80%以上,传说是人文始祖伏羲氏活动的重要区域,长达5公里的魏长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如画,宜居宜游。然而,截至2013年,尖山风景区(原尖山乡)还有11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187元。

5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思想的指引下,尖山风景区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撬动社会资本26亿元投资旅游开发,成功创建伏羲大峡谷、三泉湖、红石林三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神仙洞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7年游客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新增就业服务岗位1000多个,直接增加群众收入1700多万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密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带动精准脱贫的路子,在引进河南美景集团投资建设休闲度假项目羲皇圣地素心园的同时,按照城镇商住用地,在周边同步规划了杏苑社区作为群众安置区。杏苑社区11栋小高层全部拥有大产权证,每位群众除了无偿分配46平方米住宅外,还配套了10平方米商业用房,211户678位群众已经乔迁新居。贫困群众有的开办了农家乐,有的在素心园和周边就了业,还有了财产性收入。原来房子不值几个钱,现在每平方米少说也得几千元。

目前,新密市溱水源社区、桂苑社区等9个群众安置社区都采取和杏苑社区一样的安置模式。新密市要求,今后新上群众安置项目一律采取城市化安置方式,让农民享受市民待遇,一样拥有可抵押、可交易、可升值的商品房,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新型农村社区的新密答案

新密市以煤矿沉陷治理和群众安置为突破口,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的有效途径,持续推进并城并镇并点工作,启动建设了64个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安置房4.5万套,目前已经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入住群众13.6万人,有效破解了农村居住分散、占地较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难以覆盖等难题。

新密市农村社区建设具有规模大、设施完善、入住率高等特点。超化镇超化新区为四村联建,总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累计投资4.6亿元,目前已建成新居3200套,入住群众达1.35万人。来集镇浮山雅居社区规划3个行政村群众集中入住,总投资3.2亿元,已建成32栋住宅楼,目前入住1600户7800多人。牛店镇金泽苑社区规划涉及8个行政村,总投资4.2亿元,已建成42栋住宅楼,目前入住820户4300多人。

新密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了政府意志与群众意愿的有机统一,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农村人口流动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合村并点水到渠成。一是社区配套能到位。共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546个,重点加强水、电、路、气、游园绿地、便民超市、社区服务中心以及垃圾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等设施建设。金泽苑社区老年公寓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37500平方米。超化新区投资8000多万元,同步建设了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在内的教育园区,可容纳学生3200人。二是要素保障可持续。如在资金保障方面,积极协调煤矿沉陷区赔偿资金,加大旧宅拆除力度通过指标交易筹集资金,整合部门项目资金,统筹各级奖补资金,争取社会捐助资金,累计整合涉农项目128个、资金6.3亿元。三是群众入住有意愿。有的地方本来就是煤矿沉陷区,群众迫切要求搬迁,加上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功能配套,满足了群众享受城市生活的梦想,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入住愿望。四是社区就业有保障。新密市经济发达,催生了大量就业岗位,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又同步规划布局了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两个市级专业园区、3个乡镇产业园和33个农民创业园,青壮年劳动力5公里范围内很容易找到工作。各地还加快土地流转,中老年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也得到较好解决。

美丽乡村的新密实践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总书记描绘的美丽乡村引起人们满满的回忆、无限的遐想。

新密市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实际出发,发挥特色优势,确定了黄固寺村、朱家庵村等14个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特色示范村,通过示范带动走出了一条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黄固寺村起源于唐代黄固寺寺庙,2013年被原农业部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站上了新的发展起点。坚持新产业支撑,乡村旅游、服装加工、手工艺制品、食品加工、农民书画社等新型产业发展到13家,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017年生产总值5.8亿元,上缴税收2100万元。坚持新规划布局,累计投入2.5亿元,建成5个安置小区,广场、游园、超市、动物园、儿童乐园、周末舞台、小吃街等一应俱全,入选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河南省康居示范村和河南省生态文明村。坚持新风尚引领,广泛开展文明户、卫生户、好媳妇、十大孝星、五好家庭评比活动,约定“四好四耻”村规,即婚事新办好、高额彩礼耻,崇尚科学好、迷信邪教耻,健康娱乐好、涉黄赌毒耻,邻里友善好、拉帮结派耻,荣获全国民主法治村。坚持新体系治理,村两委班子中大专以上5人,坚持每周支部会和两委会、每半月村组干部会、每月16日党员主题党日活动等,发展大事群众表决、民生实事群众商定、社会事务群众管理、文化活动群众参演,村民成了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全村人人有活干、家家有余钱,上学有补助、年年有福利,生病有医保、老了有供养,2017年人均纯收入达2.3万元。

朱家庵因当年朱元璋父母逃荒至此而得名,传说女娲当年在此练五彩石补天,汉朝时期的三眼老井、隋末农民起义军修建的古城寨遗址、明清银矿遗址等保存完好。被确定为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以来,朱家庵按照“灵山古韵、静心乡村”的主题,修缮提升传统民居,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和康养产业,规划建设农耕文化馆、创意书法馆、文昌阁、文化长廊等,基本形成“一巷、两心、五区”发展格局,美丽乡村建设初具规模。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新密经验

新密市把建设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突出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田园绿化三个重点,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明显改善,是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市)。

在垃圾处理方面,完善“户投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在全省县级市率先建成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和餐厨废弃物处理中心,投资1.5亿元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项目,餐厨垃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建筑垃圾消纳、处置能力达到230万吨,是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

在污水处理方面,按照“全域规划、全面覆盖、分层推进、分类处理”的原则,规划建设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65个,涵盖64个新型农村社区和178个行政村近40万人,形成“1+5”城乡污水处理体系,即一个管控运营中心,城区、镇区、新型社区、行政村、居民点五级处理。已建成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对于距离镇区较近的行政村通过管网并入镇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村级污水处理站点99个,对于距离镇区较远但居住相对集中的行政村建立污水处理站和配套管网;对距离镇区较远且居住分散的行政村,采用生态化粪池加蓄水池进行处理。完成改厨改厕农户24200户,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50%以上,成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

在生态建设方面,新密全面推进市区、园区、景区、镇区、厂区、社区等空间绿化提升,对国、省、县、乡、村各级道路实施高标准廊道绿化,加快推进摩旗山、雪花山等一批森林公园建设,累计绿化生态廊道79条4835万平方米,全市森林面积达到65.9万亩,森林覆盖率44%。加大资金投入,城乡人居环境资金投入达到1.5亿元,带动社会投资3亿多元。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市),成为郑州市首个省级生态县(市),同时还创建10个省级生态乡(镇)、52个省级生态村。

跳出农业抓产业的新密模式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新密市跳出农业抓产业,跳出农村谋振兴,拓展发展载体,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三次产业比重优化为2.5∶50.8∶46.7,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37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7.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7亿元,分别增长8.0%、19.4%和18.3%,为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发展高效农业稳基础。围绕服务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新密将白寨、曲梁、岳村、刘寨4个乡镇纳入郑州都市生态圈,发展蔬菜、花卉、林果等环城都市生态特色农业。华御轩辕葡萄庄园流转土地1300亩,种植的葡萄、草莓、大樱桃、冬枣等均为高端产品,每斤葡萄售价30元以上。像这样的都市农业生态示范园全市有24个,面积达到2.1万亩。新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高效农业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产业基础。

二是强化工业优势提供有力支撑。成功打造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国家环保装备制造基地,规上工业企业达到609家,挂牌上市企业132家,新型耐材、家居和品牌服装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环保科技、装备制造等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形成。锦荣·服装产业园占地6.8平方公里,总投资300亿元,拥有国家级棉纺织检测中心等较为完善的服务平台,生产的郑州女裤全国闻名,入驻的服装上下游企业达到200余家,带动就业4万余人,每年可增加地方税收3亿元。依托我国四大名玉密玉主产地,相关集体和个体企业发展到600多家,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传承历史悠久的银加工传统,河南梦祥纯银制品有限公司经过20多年的打拼,已发展成为年加工银锭50吨左右、年生产能力100万件以上、从业人员1000多人的知名企业。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补齐服务业短板推动融合发展。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首位,2017年达到425.6亿元。挖掘伏羲文化、黄帝文化、李家沟遗址、打虎亭汉墓、古城寨遗址以及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等文化资源,强力推进全域旅游战略,打造了伏羲山、羲皇圣地、轩辕圣境、古县衙、密登堡葡萄酒庄等一批特色景点和精品旅游线路。轩辕圣境文化旅游产业园位于刘寨镇,建设周期8年,计划总投资260亿元,已完成投资60亿元,温泉度假区、乐海水世界、银基冰雪世界等项目已建成投用,佳宝陆地梦幻乐园、五星级冰雪主题酒店、海洋王国、风情商业街等项目加快实施,轩辕安置社区已回迁群众2500户13000人。项目全部建成后,年接待游客约1000万人次,可安排就业2万人,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商贸物流等于一体的特色小镇。

总体来看,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新密着力统筹推进城乡融合一体发展,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中心镇布局更加协调,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等魅力彰显,城乡路网体系日益完善,良好的生态环境红利不断释放,全民创业、创新热潮涌动,呈现出“处处是热土、村村是宝地”的态势,100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美丽家园如花般渐次绽放,为全省乡村振兴探索了一些路子、积累了一些经验。

关键词: 新密 乡村 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