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2 08:46:36 来源:中国教育报
自由活动时,丁丁先抢到班里唯一的铠甲勇士玩具,高兴地玩起来。过了一会儿,阳阳走过来,让丁丁把玩具给他玩一下,丁丁说:“我还没有玩够呢。”阳阳于是到李老师那里告状:“老师,丁丁不让我玩玩具。”李老师走过去,对丁丁说:“丁丁,阳阳也想玩铠甲勇士,你不能只顾自己玩,好孩子要学会轮流分享,大家一起玩才开心。”在李老师的介入下,丁丁很不情愿地把玩具给了阳阳,自己又玩其他玩具去了。
上述案例的情形在一些幼儿园并不陌生,老师确实解决了当时的状况,也收到了所谓的“效果”,但这种立即见效、“灭火器式”的做法,并未教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技巧。
案例中,教师让丁丁分享的理由是“好孩子”,即学会轮流分享的才是“好孩子”,但丁丁理解的“好孩子”也许是顺从、听老师的话才是好孩子,他并没有真正领会“分享”的内涵。要让幼儿学会分享,首先要让他能感受和体验到分享带来的喜悦和幸福。如果教师换一种说法:“丁丁,铠甲勇士玩具只有你有,阳阳也想玩,可他没有啊。要不你来教阳阳玩这个玩具好不好?”这一方面能让孩子通过留意他人的需求而进行换位思考,另一方面通过让丁丁当“小老师”,也能让他产生一种成就感而真心愿意分享,这对孩子的影响是不是会有不同?
幼儿教师应该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及判断来处理幼儿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做一名“灭火队长”。教育幼儿不求立即见效,要更多地聚焦在“从这件事中幼儿可以学些什么”。是能促进协商、分享等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还是能促进语言技巧、情绪表达或同理心等品质的长远发展?因此,面对幼儿的问题,教师判断思考及反应的过程应厘清三个彼此关联的问题。
问题一:幼儿可以从事件中学些什么?
不同的事件幼儿可以学到的东西也有差异。上述案例中,阳阳可以学习的是一些社交、语言表达等技巧,而丁丁也会学到分享、同理心等社交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协助阳阳“观察”丁丁,尝试从丁丁的行为中看出一些端倪:可以等丁丁露出疲倦或不想玩的迹象时提出“换我玩”的要求,这样可能比较容易成功;在丁丁正玩得高兴时最好不要提出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是在帮助幼儿学习观察的技巧,以协助孩子发展“轮流”的行为。教师还可以鼓励阳阳想一想丁丁对什么事感兴趣,假如丁丁最喜欢在角色游戏中扮演医生,教师就可以对阳阳说:“去告诉丁丁,‘如果你让我玩铠甲勇士,你当医生时,我愿意当你的病人’。”这样教师其实便是向幼儿示范了如何用口头表达的方式与别人协调的技巧。
当然,教师也要协助幼儿思考遭到别人拒绝时应该如何克服困难,如果丁丁真的不愿意给阳阳玩,教师也可以建议阳阳通过其他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我知道你很失望,但没关系,园里还有很多别的事可以做啊!滑滑梯、过家家……”建议幼儿去做其他适合的活动,来协助他培养克服失败的能力。同时,也帮助他客观看待自己的需求与欲望,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也是促进幼儿社会化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对于坚持不让阳阳玩玩具的丁丁,教师也可以对他说:“阳阳已经等了很久了,你知道等那么久的滋味很不好受啊!”这种方式可以刺激、唤醒丁丁的同理心,也可以培养孩子仁爱的气质。
问题二:教师对事件中的幼儿所做的判断是什么?
并非幼儿的所有问题都需要教师亲力亲为,哪些事件需要孩子自己处理?哪些事件教师可以再观察一下,暂缓处理?这就需要教师的专业判断。针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教师要进行哪些判断呢?
首先,要判断幼儿告状的合理性,分辨出哪些是教师需要介入的,哪些是幼儿因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仅仅是对同伴的控诉与发泄。如果判断出幼儿的告状、抱怨是在找别人的麻烦,教师就不应予以重视,让幼儿自己去处理,以减弱幼儿的这种行为倾向。教师要注意,并不一定非要解决或满足幼儿的告状行为,如果他们每次的抱怨都能得逞,这可能会养成幼儿抱怨的不良特质。
其次,要判断幼儿的行为对其自身而言是不是一种进步?案例中的阳阳也许以前都很害羞、顺从、胆小,这次是他第一次克服内心的害怕,表现自我肯定的行为。如果是这样,教师对幼儿的行为应该进行鼓励。
再其次,教师要判断事件是不是能促进双方幼儿的成长。如果教师不介入,让幼儿自己处理事件,有的幼儿可能会从中学会谦让、分享等交往技巧;有的幼儿可能不仅学不到什么,还可能会一直受欺负。因此,教师就要为双方幼儿长远的发展着想,照顾到每一名幼儿的感受与需求,一方面要试着减低蛮横一方得逞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帮助弱势一方学习交往技巧,不要留下一些不良的后遗症。
问题三:在课程设计与管理上如何调整或创新?
教师在处理上述事件的过程中,还可以反思在课程设计与管理上如何调整或创新。比如,教师可以思考:“这类事件是不是经常发生?”如果经常发生,那么幼儿的这种行为是否符合其年龄特点?而从幼儿园的角度来说,是否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准备了充分而适宜的活动材料,是否能够满足幼儿一日活动的需要?另外,教师还要思考:“幼儿能不能从类似事件的解决中得到实质性的成长?”
事实证明,对孩子说教或讲道理有时是行不通的。针对上述事件的发生,教师可以对预设的课程内容重新评价,调整课程安排,让幼儿的心智能力在适宜的活动中更充分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