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无人机切忌“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2018-01-04 08:36:10    来源:河南日报

近年来,无人机“火”了。从航拍新闻到环境监测,再到求婚告白、快递送货,迅速发展起来的无人机产业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引发的安全隐患也日益凸显。2017年,成都、昆明等机场发生多起无人机“黑飞”导致航班不能正常起降事件。

日前,由中国民航局起草的《民用航空飞行标准管理条例》开始面向公众征求意见。省级层面,浙江省正酝酿出台全国首个无人机地方性法规。鉴于无人机飞速发展的形势和目前急需规范管理的局面,有关专家建议,对无人机进行专项立法迫在眉睫。

点击事实

“黑飞”遭遇监管尴尬

从事无人机飞行业务须具备3个硬性条件:操作人员具有无人机驾驶执照,目前唯一合法的执照由国家民航AOPA颁发;军方审批的合法空域;申报民航飞行计划。三者缺一不可,欠缺其一就属“黑飞”。

据民航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发生无人机“黑飞”干扰民航飞行事件4起,2016年则发生23起。我国现有的《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定中,对无人机生产、销售、使用各环节没有详细的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对无人机低空空域的飞行活动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进行规范,这让“黑飞”监管遭遇尴尬。

河南过半无人机企业在郑州

河南省航空业协会副秘书长汤文军介绍,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河南有170多家企业涉及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使用以及维修等各个环节,其中近57%的企业集中在郑州。2017年6月7日,河南省召开“民用机场净空保护暨无人驾驶航空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7月28日,河南省民航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召开全省民用机场无人机管理座谈会,明确强调在军、民用机场规定的范围内(跑道两端各向外延伸20公里,跑道两侧各向外延伸10公里)禁止任何型号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9月26日,河南省航空业协会联合省内13家无人机企业组建成立“河南省航空业协会无人机专业委员会”,旨在加强行业自律,杜绝黑飞、乱飞等违法行为的发生,维护全省无人机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网聚观点

“黑飞”挑战社会秩序

腾讯网网友“雾锁迷都”:无人机不是玩具,“黑飞”太危险了,随意拍摄还有可能泄露个人隐私,应该对飞手们先培训,

然后颁发相应驾驶执照。还应该有个限定,不是谁都能买,不是哪儿都能随便飞。在规范立法之前,希望飞手们自律。

知乎网网友“无聊的Tom”:非得用强制性法规才能遏制越来越混乱的“黑飞”情况,指望自律至少在现阶段对于一些人来说是起不到作用的。必须执行无人机实名制,要对带有摄像头的无人机进行严格的管理,备案以便追责。

对无人机优势应合理引导

今日头条网友“关关雎鸠”:小小的无人机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农民用它打药管理农田,摄影师用它航拍出美丽的风景,商家借助它送快递……无人机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合理引导其发展一定可以造福更多人。

@猫南:希望监管部门能像推动强制险一样使所有无人机厂商都加入进来,要把无人机置于法律监管之下,维护他人生命安全又不能一刀切掉爱好者的热情。

创新发展彰显无人机价值

@彬彬有礼:无人机快速发展,走进寻常百姓家。应开设无人机专业,顺应时代需求,培养专业的无人机操控员,不仅可将无人机更好地和科研项目相结合,还能促进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有效保障航空安全。

大河网网友“突然的兔子”:创新发展彰显无人机行业价值,全自动智能化是关键,既要主体攻关,还要集体会诊,要以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和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助推无人机产业的发展。

专家观点

无人机专项立法迫在眉睫

汤文军表示,无人驾驶航空器在人员密集的城市“黑飞”会对地面人员构成安全隐患,在目前情况下要想遏制“黑飞”现象,就要探索、制定适合中国特色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管理办法。无人机行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发展快是因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黑飞”只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政策法规的制定跟不上行业的发展所产生的弊端,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不能因噎废食,切忌“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只要相关法规政策跟得上,充分考虑无人机行业的发展需求和民航、空管等部门的工作需要,从生产、适航、注册、审批、飞行、监管、惩处等方面全方位前瞻性立法,明确其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并同步出台与法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操作规程和行业规定,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黑飞”就不会发生,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还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汤文军认为,当前亟待针对无人机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明晰生产者、销售商和使用者的权利义务,对各种大小、用途不同机型给出明确的使用区限,要让购买者周知并严格监管的情况下,才能对层出不穷的问题“对症下药”。大河网祝传鹏梁倩文

关键词: 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