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4 15:29:29 来源:魅力中国网
35岁的郭小林是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荫城镇中村人,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在当地残联组织的一次培训会上,他接触到十字绣这门手艺,从此开始“穿针引线”。
“一开始,有的乡邻看见我做针线活后会说,男孩子做这个干啥,不如打麻将,说不定还能赢钱。”24日,郭小林告诉记者,在自己的坚持下,他逐渐有了收入,绣品最高卖出过6万元,依靠父母生活几十年的他,终于可以拿着自己挣来的钱孝敬父母。
初中毕业后,郭小林一直渴望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但父亲担心拄着拐杖的他出门在外受人欺辱,就没让他出过远门,只是给他买了辆残疾人助力摩托车,让他想出门的时候方便一些,自强自立的郭小林一直寻找着谋生之路。
2013年,在当地残联组织的一次培训会上,郭小林接触到了十字绣。“一开始只是想学一门手艺,慢慢地自己就喜欢上了这门手艺,想着或许还能赚钱养活自己。”就这样,郭小林在能很好地完成小型十字绣的基础上,买了一幅长2.5米的《八骏图》十字绣材料,开始刺绣,他没想到,自己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这幅作品。郭小林拿着成品去长治市一家装裱店装裱时,一眼就被该店的老板相中,装裱店老板出价9000元买下了他的《八骏图》。
“健全人能干的事,残疾人照样能干。”捧着自己赚来的第一桶金,郭小林决定再挑战一回,他又买来了长6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材料。面对《清明上河图》中纷繁复杂的景物和人物,郭小林没有被吓住,反而更加醉心刺绣,“非常享受创作过程中带来的宁静和愉悦”。
“一般情况下,这幅《清明上河图》至少要绣3年才能完成。”郭小林告诉记者,他平均每天绣十几个小时,仅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这幅作品。作品完成后,他经常展示给一些买家看,最终被一名买家以6万元的高价收入囊中。
从自己的亲身经历,郭小林看到了残疾人的出路,他想到了跟自己一样的残疾人面临的生存问题,有了“成立一个残疾人集中就业的手工制作中心”的念头。
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郭小林建成了“汇爱善”工艺坊,开始从事十字绣、串珠等手工艺品制作,做出各种摆件、生活用品、装饰配饰等。起初这个工艺坊有6个人,但是到现在坚持下来的只有郭小林1人。
目前,郭小林正在绣一幅长达22米的《清明上河图》,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用三年半的时间绣这幅作品,完成了三分之二,剩余部分还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完成。
“我虽然是一名残疾人,但是我的生活不残缺。只要双手还能动,日子肯定能越来越好。”郭小林说(完)。